译者:余发杰,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
--2019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丁颖创新班
审核:胡文锋,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;
广州无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;
生物源生物技术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
文宣:曾凯斌, 生物源生物技术(深圳)股份有限公司
加拿大英伦哥伦比亚大学(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)家禽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了全脂黑水虻幼虫干对鸡蛋品质的影响。其试验结果与结论分享如下。
一 研究目的
探究用黑水虻全脂虫干(DBSFL)部分替代普通蛋鸡饲料中的豆粕对鸡蛋质量、蛋黄中脂肪酸及重金属含量与组成的影响;用黑水虻全脂虫干替代豆粕的可行性。
二 研究方法
以大豆为基础的饲料作对照,替代豆粕(50%)和完全替代豆粕(分别为10%和18%粉碎的DBSFL)的实验饲料配方。
为期17周的实验里,90只18周龄的诺富根布朗(Novogen Brown)雏蛋鸡被随机分到6辆移动拖车(三种配方,重复两次)。在第4、6、8、10、12、14以及第16周,从每辆拖车里收集五个鸡蛋,称重并于4℃储存24小时。蛋壳外观(裂痕、形变、重量及厚度)、鸡蛋内部品质(蛋白的重量和所占比例、卵黄重量、颜色以及哈夫单位)、蛋壳、卵黄和蛋清的重量比例也会计算在内。在蛋黄营养组成的测试实验中,从每组随机挑选12个鸡蛋,然后把每组鸡蛋的卵黄萃取混合,得各饲料配方组100g卵黄样本。六名评估人员会对每段时间抽取的鸡蛋进行外观评测。
三 结果与分析
卵黄金属含量:受DBSFL影响;Ba和Ca含量上升,其他金属含量无明显差异;
脂肪酸:(g/100g 每份卵黄样品)
无DBSFL |
10 % DBSFL |
18 % DBSFL |
|
脂肪 |
8.32 |
9.19 |
9.88 |
饱和脂肪酸 |
2.45 |
2.98 |
3.35 |
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 |
2.82 |
3.55 |
3.88 |
顺式多不饱和脂肪酸 |
2.66 |
2.21 |
2.13 |
反式脂肪酸 |
0.02 |
0.03 |
0.03 |
欧米伽-3多不饱和脂肪酸 |
0.27 |
0.21 |
0.19 |
欧米伽-6多不饱和脂肪酸 |
2.39 |
2.00 |
1.95 |
DBSFL鸡蛋的总脂肪含量、顺式单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略高,但顺式多不饱和脂肪酸、欧米茄-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欧米茄-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略低;
鸡蛋重量:试验组鸡蛋平均重量较低。对照组鸡蛋重量为(62.25±0.55g)分别比试验组一(10%干虫)和组二(18%干虫)重3.3克和3.73克;对于初始蛋重,DBSFL存在显著的影响。试验组间的质量差距较小;可能原因是DBSFL难以被消化,存在几丁质等。
蛋壳重量:试验组蛋壳平均质量较低。对照组鸡蛋重量为(6.3±0.05g)分别比试验组一(10%干虫)和组二(18%干虫)重0.30克和0.56克;试验组一比组二重0.26克;
蛋清重量:试验组鸡蛋蛋清平均重量低于对照组。对照组蛋清均重(40.9±0.33g)分别比试验组一(10%干虫)和组二(18%干虫)重2.64克和2.24克,到第8周,蛋清重量一直增加,然后保持稳定;组二的蛋清质量比例(65.99±0.16%)高于组一(65.04±0.16%),到第10周,蛋清质量比一直下降,然后保持稳定;
卵黄:蛋清比:试验组一(10%虫干)卵黄:蛋清比为(0.38±0.003%)高于其他两组,直到实验的第10周,它一直在增加,然后保持稳定。
卵黄重量:只与时间有关。
四 结论
本研究表明,饲喂DBSFL的蛋鸡产出的鸡蛋,其卵黄金属含量,脂肪酸组成、鸡蛋品质以及外观特点等与对照组鸡蛋相当。替代蛋鸡饲料中的豆粕和豆油不会导致鸡蛋品质下降、鸡蛋安全性受损或外观和口味问题。根据目前研究的结果,作者认为用全脂DBSFL部分替代蛋鸡饲料中的豆粕是安全可行的。如果能提升全脂DBSFL的消化率,研究全脂DBSFL对钙吸收的潜在抑制作用,那就可以实现用全脂DBSFL完全替代蛋鸡饲料中的豆粕,且可以配制成低粗纤维含量饲料。
译者注:
本研究探讨了用黑水虻全脂虫干替代豆粕的可行性,提出了DBSFL可能存在的应用障碍,如几丁质等,并发现钙吸收偏低现象。本文揭示了全脂黑水虻干虫的应用价值,但还没有研究黑水虻干虫对鸡的健康水平、产蛋量、产蛋期、料蛋比,以及综合效益等的影响。而这些研究将有利于昆虫蛋白在家禽养殖中的应用。
参考文献
Bejaei M. and Cheng K.M. The effect of including full-fat dried black soldier fly larvae in laying hen diet on egg quality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. Journal of Insects as food and feed, 2020; 6(3): 305-314